三亚村民一夜致富后的失地生活:百万元曾赌光

2016-05-10 09:48发布

三亚江林村是海棠湾首批征地拆迁村,失地农民逐渐从最初暴富的迷惘中走出

“一夜致富”后的失地生活

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 通讯员 代传军代茜

三亚村民一夜致富后的失地生活:百万元曾赌光
江林村失地农民在林旺南风情小镇的安置房。本报记者武威摄

核心提示

老王在村里是个传奇。

在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上世纪80年代很多村民从未见过万元现金时,老王就因收购蔬菜每天掌握数十万元的现金流。2009年-2012年,江林村征地拆迁,政府陆续补偿给他几百万元,然而赌博挥霍让他“百万富翁一夜变穷人”。

2009年后,海棠湾进入大发展期,新型城镇化所伴随的土地征用补偿,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创造财富传奇。2723人的江林村是该区首批征地拆迁村,7年来陆续的征地,产生众多像老王这样的百万富翁。对于这些手握万金的失地农民而言,钱却犹如烫手山芋,让这个村庄从此进入向左是深渊,向右是“涅槃”的选择中。

而这,亦是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大潮中许多地方亟待解决的难题。

迷茫

手握巨款不知如何生活一个声音:“钱不花留着干嘛”

微胖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整齐的衣装,在众多村民中,老王的辨识度很高。

“他见过世面,有了钱就到省内其他市县玩,一两个月不回家。”江林村村民王河如此评价他的邻居老王。

百万补偿款赌光

数月不归,外面的世界对老王而言,很“精彩”。

“朋友多,一个月住酒店,晚上去酒吧,其余时间有空就赌几把。”老王笑着说,“玩牌九,一把十三四万元很正常,运气不好时,一晚上能输100多万元。”

“不心疼?”记者问。

“这几年我输了不少,老婆不敢管。”老王又笑了。“2009年村集体土地征用后分红,家里8个孩子和母亲共11口人,分了15万元,2012年后又陆续征用自家的芒果地等,这些年来政府陆续征地赔给我几百万元。”老王说,2009年至2014年间,是他赌博最“阔绰”的一段时间。

2011年前后,江林村周边地下赌场较多,公安部门在此期间曾侦破多起民间赌博案件。

扎堆购买高端车

“别看我现在骑电动车,以前我的车村里人都没见过。”老王说。快速花光第一笔补偿款后,老王很快又获得第二笔征地补偿款,拿到钱后,他立刻前往海口购买吉普车。

当时江林村其他村民也在扎堆购买宝马、奔驰、保时捷、奥迪等高端车。

“吉普买了2个月,赌博缺钱,42万元买26万元卖掉,想以后有机会再买。”老王这样说。然而,赌博却耗光了老王的积蓄。

“老王家孩子多,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现在主要靠他妻子当环卫工的收入支撑。”村干部说。

“钱不花留着干嘛?”老王一脸无所谓地说。在当地的红林茶店,老王是老客户。点上一壶68元的红茶,再来两份98元的南瓜饼,抽着“芙蓉王”,老王又开始打发一天的无聊时光。

在他的邻桌,当地的中年妇女和青年人几人围成一桌,抽烟、打牌……

“生意很好,上午8点到11点,晚上8点到9点都是人,主要是附近的失地农民。”红林茶店领班兰小慧说。

天天泡饭店一桌两三千

“以前我们的生意也不错,当地村民征地拿到钱后,天天来吃饭,一桌2000元、3000元很正常,现在钱花得差不多了,吃饭的少了,店里目前主要靠游客等支撑。”镇上一家饭店老板说。

“有钱大赌,没钱小赌。现在主要是打麻将,大家都没事干,不打麻将干嘛?想打麻将随时都能找到伴。”老王透露,打麻将每天输赢3000元、4000元全凭运气。

失地农民一夜暴富,2009年后的一段时间内,拿到补偿款后,村民应激性的娱乐消费陡增,酒吧、赌博、机车飙行、豪奢宴请等现象频现。

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也给当地的家庭稳定和社会治理带来挑战。“以前几乎没人离婚,征地后离了7对。”江林村计生干部透露。

江林村就业协管员关义方透露,目前村里每年仅有100余人拥有固定工资性收入。村民的学历普遍是初中以下,由于家里征地拆迁补偿款来得太容易,部分失地农民就业观不正确,对劳动报酬的要求也比较高,不愿意从事苦、脏、累的工种。

选择

失地农民学习“用钱生钱”一种反思:“不能坐吃山空”

走出家门寻找创富机会

老王即将迎来第三次征地,这次他将被安置进林旺南风情小镇。在这个2013年陆续有村民居住的小镇内,江林村村民黎启军已经分有一套300平方米的安置房。房前的公共通道上,前后停放着保时捷、奔驰、宝马等3辆私家车。

宝马的主人是黎启军。“以前生活艰难,很多村民孩子的学费都靠借。突然有钱了,这么多钱怎么花?”黎启军说,先买辆车方便出行,也方便寻找发展机会。

黎启军家对面,住着他的表弟吴程。“征地前,村民普遍以种芒果、养虾蟹为主,但病害造成虾蟹死亡,很多村民都欠着银行的债。”吴程透露,他拿到征地补偿款后,先还完2万元债务,剩余的资金随后存入银行定期。

“征地前蔬菜、海鲜主要自供,生活成本由以往的30元/天增至目前的100元/天,生活支出多了,银行的利息不够花。”46岁的黎启军说。

农民失地相当于工人失业,大多数农民直接将补偿金转为消费资金,使补偿款失去增值能力,失地农民的生活将存在后顾之忧。

2013年江林村征地暂缓,一下没有征地补偿收入了,江林村很多村民也开始从暴富的激动中冷静下来,谋划未来的生活。许多村民将高端车入库不开了,饭店酒吧少去了,在家耗日子的也走出家门四处寻找机会了。

失地农民做起旅游生意

“不能坐吃山空。”沉寂了4年后,黎启军决定“赌”一把,他想开家酒吧。

“自己剩余的60万元不够,我就召集村里13个村民合伙投资500多万元,2014年在镇上开酒吧。”黎启军透露,“一个月能有50多万元的收入,68个员工中32个是江林村的村民。”

作为镇上较为高端的酒吧,黎启军的生意不错。附近的务工人员、湾区游客等都愿意晚上去他的酒吧聚会放松。同样瞄准娱乐市场,吴程选择开了家茶店。

“村民有喝老爸茶的传统,有需求就有市场。”吴程将茶店开在镇上。茶店初试成功,他又将目光瞄往市区的三亚千古情景区,“和朋友合伙在景区开了一家零售店,生意还不错。”

“村民缺乏非农技能,创业也只能是围绕吃、穿、玩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入手。”江林村党支部书记林廷文给记者盘点两年来失地村民的新生意,3家网吧、2家美发店、5家旅馆、2家零售店、11家饭店……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海棠湾旅游逐渐被市场认可。从去年开始,海棠湾一线酒店的平均开房率稳居三亚全市各湾区之首。目前,江林村村民的创业总体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可复制、替代性强。他们探索融入海棠湾发展热潮,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上游。

转折

返乡大学生“搅热”拆迁村一项探索:培养良好行为风尚影响村民

在江林村,一栋栋灰色主色调装点的林旺南风情小镇,是失地农民的新家园。2013年当地村民陆续搬入后,2014年一群穿绿马甲的社工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是江林村的返乡大学生。

担任社工,助村民心灵成长

黎子豪是汇智社工的负责人,土生土长的江林人。2010年河南新乡学院毕业后,他回到家乡。

“海棠湾大建设,发展机会多。”黎子豪说,回乡后,看到突然暴富后的乡亲的诸多消极生活方式,他觉得需要改变。

恰逢此时,引导失地农民尽快融入新型城镇化也成为海棠区委、区政府关注的重点。经多方调研,海棠区区委书记林海决定引入社工,帮助村民心灵成长,尽快融入城镇化生活。2014年,汇智社工成立,随后引入竞争机制,星海社工也进入。

5月6日的午后,黎子豪和社工高倩例行家访,和村里老人聊聊天,“阿妈最近身体怎样?琼剧还在唱吗?健身操要坚持跳,家里最近还顺利吗……”高倩和老奶奶手拉手话起家常。

“搬入新环境,老人需要一个适应期,我们以林旺南风情小镇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设计‘健康小贴士’‘文体飞扬’‘长者大讲堂’‘社区一家亲’‘人际交往小组’等服务内容,改善老年人的精神面貌,丰富社区老年人文化,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高倩透露,老年人的引导能带动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引导,传递正确价值观和培养良好行为风尚。

“从一老一小入手影响村民。”高倩说,社工目前还在同时开展针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和“学习我能行”的培训工作,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勤俭好学的良好习惯,用孩子的变化教育家长行为习惯的转变。

示范创业,带动村庄发展

有了钱,能做什么?我能行吗?谁能帮我……在逐步启发失地农民的心智后,实践层面村民又往往陷入新一轮的迷茫。此时,返乡大学生敢闯敢试、朝气蓬勃的优势得以发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其他村民进行示范和启迪。

“我陆续和村里其他伙伴合伙建立农业合作社种植哈密瓜、黑皮冬瓜等,还组建一个工程队揽些基建活,去年赚了10多万元。”黎子豪说,目前村内青年有创业热情,但也面临创业资金紧张、创业综合能力弱、创业指导较少等难题。

在“海棠湾大学生群”微信群内,这些返乡大学生们常常相互分享就业、创业资讯,交流创业难题及解题方法等,他们从父辈征地拆迁中获得创业、就业的“第一桶金”,开始琢磨着如何“钱生钱”。

“去年仅江林村就有8名大学生毕业返乡,我们鼓励本地优秀人才回流,通过网格员等方式支持他们积极融入社区发展,带动其他失地农民就业兴业。”海棠区人社局局长陈小冬透露表示。

发展

壮大医疗养生产业

一份期待:让“小”钱变“大”钱

含饴弄孙成为黎启军的新爱好。“家里四个孩子,三个女儿已出嫁。”黎启军笑着告诉记者,征地后村里条件好了,姑娘们嫁得早,也不愿外嫁,都是本地媳妇。

本地姑娘嫁本地郎,外地媳妇喜嫁进村,成为江林村的新现象。

“以前村里穷,2万元的婚庆费用村民付不起,只能就近嫁娶,我爸爸就是娶了家住马路对面的妈妈。1994年村里迎来第一个外地媳妇,此后多年都没有外来的媳妇。”林廷文透露,2009年以后,村里每年都有20对新人,籍贯在岛外的新媳妇不下12个,湖南、河南、河北等地的媳妇纷纷嫁进村。

嫁了三个女儿后,提及小儿子的终身大事,黎启军摆摆手说:“让他先读好书。”

“孩子在市内读书,必须读好书,以后路才好走。”黎启军说,村里90%的孩子都送往三亚市区的优质学校就读,每学期需要花费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几年村里每年都有大学生。

“截至今年3月,江林村征地面积占村土地面积的82.57%,我们按照征地面积5%的标准给村民预留了540亩的发展用地,目前湾内很多企业都愿意按相关政策和村里合作开发土地经营权,每亩地5万元,一年有望给村民带来2700万元的收入。”海棠区项目推进中心主任林兴理透露,江林村征地范围仅限坡地、荒地和部分农田,大量的基本农田仍在村民手中,区里将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改变传统单一的土地租赁模式,“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发展高效农业,让“死”钱变“活”,“小”钱变“大”,实现土地补偿金的多次增值,让失地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今年以来,随着全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步伐加快,海棠区立足自身特色,以风情小镇产业化为抓手,实现安置小镇产业化。

“医疗养生产业是海棠湾重点发展的产业,未来我们将依托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的优势资源,以及即将落户湾区的恒大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集中在林旺南风情小镇打造康复养生产业链,村民从提供吃、住、行、游等方面分享发展红利,以专业的社区康复丰富整个湾区大健康养生产业的层级和元素。”林海说。

(来源:海南日报)

“双暂停”后 4月海南全省土地仅成交15公顷!

房产海南站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