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我要去米兰·中国时尚家具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本次中国时尚家具设计大赛目的是为中国当代设计新势力与未来设计力量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我们期待才华横溢的中国家具设计新势力,基于文化传承结合当代生活方式,呈现中国未来设计力量的新风貌。并将中国设计未来设计力量的成长与思考带向世界的舞台——米兰。“我要去米兰”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中国未来设计力量展现出的文化自信。第一站,《我要去米兰 中国时尚家具设计大赛》牵手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向社会与媒体展示中国设计新势力们带来的家具设计毕业秀。
主办方:网易家居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独家赞助:康耐登
战略合作单位:北京设计周
支持媒体:《瑞丽家居》、《ELLE家居廊》、《缤纷space》、《北青·家居》、《OBJEKT ASIA》、《INTERNI设计时代》、《三联生活周刊》、视觉同盟、非常设计师网、Pchouse、Designboom设计邦、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时尚家居、A963、Domus国际中文版、新京报、Designwire设计腕儿、设计癖、品那儿等。
特邀嘉宾&媒体评审团:
田海鹏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
石大宇 著名美籍华人产品设计师
温浩 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研究院院长、副教授
高扬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具产品设计系主任
杨冬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高一强 日用之道创始人
李军 广东省家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学顾问
陈大瑞 木美创始人
曹晓昕 品那儿创始人
刘永康 康耐登董事长
胡艳力 网易家居全国总编辑
Hans Fonk 《OBJEKT》杂志发起人&总编辑
马海金 Designwire设计腕儿创始人
冯辉 OBJEKT亚洲版主编
赵晓笠 北青报主编
李有为 大师工作营项目总监
李占国 designboom设计邦主编
李俊瑞 北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十位优秀毕业生演讲——
——郭航——
郭航·竹六方椅
各位老师好!我叫郭航,我来自家具产品专业,我的指导老师是高扬老师。
我的设计是竹材在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家具中的应用。主要利用竹子的韧性,加工特别复杂,圆竹利用自然属性,制造过程中竹纤维密度置于外。我想制造新兴结构方式,手工半机械化的产品应用在产品上。传统的方式通过各种方式防止竹裂,运用裂竹也是一种方式,通过改变竹子的形态,解决竹子不标准的问题。竹六方辟成等边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最大合理化利用竹材。这是竹六方外边的工艺,利用冷轧的弯折的工艺。有竹包竹的方法,用藤条和现代材质代替。第二版通过单元结构件连接竹六方达到这种设计,第三版我在一个新的尝试,打破传统椅子(椅子装修效果图)的方式,与靠背一体化成型,竹六方的设计也增强椅子的稳定性。这是我的推演的过程。这是我最终的毕设产品。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明式家具中来的,但是改变一些不必要的结构,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这把椅子最大的特点是特别轻,之后我测试一下它的单根竹六方授重在200多斤左右。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老师点评:
康耐登董事长 刘永康
刘永康点评
我讲我的第一印象,这个椅子我感觉非常好,又有传统的影子,又符合当代的生活,从整个这张椅子给人的感觉。第二个,我感觉我们设计师对工艺这一块也考虑的比较深,因为竹子比较裂,切成三角形用胶水拼成以后不会有裂。不仅仅是外观设计还有工艺设计在里面,这也是我们企业最需求的,我们不缺有好创意外观设计,我们缺的是用好的工艺来保证产品能够制造出来,在使用过程之中能够经久耐用,我觉得很不错。借这个机会希望郭航班长有机会到我们那里实习。
著名美籍华人产品设计师 石大宇
石大宇点评
郭同学整个作品最欣赏就是在材料上面的研究,有很多设计师都忽略了这一点,我们今天要做一个设计材料特性到底在哪里,他今天做了一件可能在产业都没有去触碰的事情,我们知道竹会裂,竹是长纤维,所以有很多可行性和可能性,我很少看见有人会在材料上面去花费这么大的精神,姑且不谈这把椅子怎么样,但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用这个方式来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复合材料的时候,我非常的惊讶,我没有办法想象我做竹子做这么久,我也知道唯一方法让它裂,但是郭航做法更聪明,这是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身为一个设计师真正做到了一件事情,你做所有努力是服务一个产业,这是一个设计师真正的责任,光这一点就应该得到更多的青睐和鼓励。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具产品设计系主任 高扬
高扬点评
郭航这把椅子是我带了好长时间,很客观的讲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在材料上的确下了一番工夫,但是他还在找中国传统符号或者语言,原先建议他有可能竹子和文化可以关联一些,我自己学的体系有可能偏西方体系,我想让他看起来更现代或者更符合年轻人的生活,但是他找的有一点文化和偏中国的情节,有可能中国当今设计现状,也不能说是问题,现在社会新中式 (中式 装修效果图)到底是要新中式的生活还是新中式的符号,对学生来讲市场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比老师要弱,所以在媒体的宣传、整个设计现状下,对我们教学来讲也是有很大压力,我们往往给他一些东西,都被生活和社会所(会所装修效果图)左右,最后说一句话,设计师要坚持自己的方向。
——蔡绪庭——
蔡绪庭·《O-N-E》
大家好!我也是产业化一班的,我叫蔡绪廷。这个是我毕设的作品,叫做O-N-E。为什么叫做O-N-E呢?这个我们等一下再说,先说我的研究课题:板式家具在可拆卸、变形结构上的软性材料应用革新。概括来说,有三个关键词:板式家具、可拆卸变形结构和软性材料。先说板式家具,为什么做板式家具,因为它节约材料、利于生产等,这是它的优势,也造成它的前景。再说可拆卸变形结构,,它使产品便于收纳,提高了空间利用,适合小空间生活,跟现在市场对家具要求不谋而合,所以它有现实意义。可是为什么把这个家具做一定的改良?是因为我觉得它存在一定问题。
我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拆卸后部件过多难以进行包装。第二,部件结构复杂,组装变形困难,需要专业指导。第三,需要特殊零件支持,安装是需要工具辅助。我首先做了结构尝试,经过推敲,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品的基本结构,接下来我做了一系列材料的实验,确定了我的产品主要的几个材料,桦木多层板、包芯尼龙绳和黑胡桃与白枫两种贴皮。下面是制作的步骤,然后是最终的成品。这个是一个结构方式的演示:首先把结构整个的命门—靠背的横梁取下,接下来可以取下扶手,然后把下面的腿拿下来。
这样大家可以看到:左边的已经拆开,但是由于有一跟绳子贯穿所以仍然是一个整体,不同部件分不开,由于无法散开就非常好拆装,如果安装按照绳子就安装起来了。下面这是几处绳结的细节,比如说金刚结、凤尾结等等,都是从中国结中借鉴应用的。最后说回到产品的名称,为什么叫O-N-E,因为它跟我的作品是一样的,把零散的字母通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就是O-N-E,谢谢大家。
老师点评:
北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李俊瑞
李俊瑞点评
我还感到挺新鲜的,对家具而言,刚才我跟石大宇一块就讲到竹子的家具,如果用绳子还是用木头,还要发挥绳子本身能做到什么程度,或者它和木头结合最大限度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像竹子一样。竹子最大的特性就是和木材不一样,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材料本身的语言上,包括材料的特性上,都要尽量发挥材料本身的力量。包括你椅子用绳子来做,其实在校学生,我们的体会是,今后当我们面对市场,我们产品谁去买,如何把产品设计变成商品,在这方面可能需要多下功夫,最重要是面对市场,面对你所使用的材料能够发挥它最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这方面关注更多一点更好。
品那儿创始人 曹晓昕
曹晓昕点评
今天在这么多评委里头,我应该是一个外行评委,因为我是一个建筑师。因为我最近在做自己的产品公司,所以我今天更多是来学习或者是补补课。既然谈到刚才这个设计,我想只能用建筑师的视角或者通过我受建筑师教育这样一个体系里头来判断这样一个设计。我是觉得这个设计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发现一个产品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运输中的问题,刚才罗列了几个问题。
但是实际上有点遗憾没有看到由于不足来进一步的分析,我看到用绳子把这个串联起来,基本上用柔性弄成一个整体,有了柔性构建以后从力学体系其实或许能做的更有意思,能不能让柔性东西变得更多,现在看看更多是连接作用,提起来是一个整体,真正从力学角度看到了还有一点不合理的地方,这个东西如果从更为经典的角度还不够经典,有很多地方需要问为什么是这样,是不是一定是这样等等,这个实际上是做设计需要经常审视这个问题的。包括为什么用绳结,或者用绳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学生做设计更多是研究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的成果或者研究出来的结论,一步一步推导成为未来真正形成产品东西的时候,这个变得更有意思,而不是直指结果。这一点是从学生做设计应该重点考虑的。
——朱忠良——
朱忠良·《五行. 安居》
各位老师、同学们好:我的题目是《五行安居》,我是传统造物二班的朱忠良,我介绍一下毕设及制作过程。取自然之法 ,以五行安居是我毕设的主旨。这样一个风水话题,这个话题有好的,也有坏的,怎么让这样一个存在跟我的家具产品结合起来,我想讨论如何更优雅方式表达家具风水。
确定这个方向开始,就开始画很多草图,制作模型看它是怎样的关系和比例,再用电脑制作很多模型,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中间经历很多过程,A到B设计过程中也提出很多问题,解决很多问题。希望兼具功能性,又有通透性,适合不同的居家场所,有不同的色彩适用不同的氛围和环境,这是制作之前考虑的问题。
整个结构以板式思维结构来做,同时又牵扯传统木作结构,可以拆分和组装而成。内部的结构采用雕刻而成,整个柜子雕刻控制在48小时之内雕刻完成,采用的材料过后想用木头,如果用实木容易变形开裂,处理过的木头木性更稳,用板才或者密度板也可以做。雕刻完了之后主要工艺就是打磨,打磨完了采用汽车烤漆方式给它上色,与底座的连接靠卡位卡在上面可以固定住,后面有一些软装材料保持它的通透性,虽然整个过程牵扯了很多工厂,所以它是一个用跑不同地方、跑不同工厂拼凑而成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我的汇报完毕。谢谢。
老师点评:
日用之道创始人 高一强
高一强点评
我刚才看了,挺好的,任何好产品都不需要任何说明,没有必要再说五行,你说到那儿我就能感受它好。
大师工作营项目总监 李有为
李有为点评
我倒觉得原先我们也想过拿文化或者符号化做家具产品,你这种尝试很有意思。作为媒体人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有可能这种方式容易被人垢病为牵强附会的意思,在这方面更加注意,不要落人口舌的话也许会更好。
OBJEKT亚洲版主编 冯辉
冯辉点评
我接着李有为说,我们都是媒体的,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第一,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且作为一个北京人来说,我看到第三个作品我基本上是按捺不住,第一个竹子特别好,能够把竹子劈开有创新的材料。第二个想去结构做大工厂流线型的制造,我给你推荐一个品牌,那个品牌有19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品牌THONET,他在一九零几年运到中国卖,thonet产品No.214,36把椅子拆开后正好是一个立方米,把实用性和木条简约线条考虑进去,木头运输都考虑进去。这个椅子设计如何之好,有几个样品他用的最多是这把椅子,经典款不管什么时候用都好用,不管是学生还是大师用着好用就行,再把运输生产这些细节稍微考量进去就挺好。
作为国人来说可能文化上要自信,大家都是学生,这种解决居家刚性需求桌子椅子,但是文化的依赖性要减弱,20多岁小孩在文化上感觉到特别大能够震场的东西,大家生活上都能够有关联性,但是五行这个东西太深太大了,你要是说浅尝一说就特别表明,隔靴搔痒;你要说深了20多岁人,就别开这大玩笑,喜欢那是爱好那没关系。说这个作品的时候,第二个观点,我在欧洲生活很多年,我大概有一些了解,国外人在米兰,咱们题目是我要去米兰,在米兰是一个什么状况,咱们再有一个应对,有的放矢。米兰是这样的,上万个产品,成千上万的媒体人和设计师,这些人都在争眼球,每个产品只有15秒,你在15秒里头怎么让人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不一样,这个挺有意思的。
再走进一看是经不经得起推敲,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他聪不聪明,不需要太复杂,只要把这15秒到30秒搞定就成功了,不需要太多的文化表现。给你推荐一个日本设计师佐藤大,日本的文化和咱们一样,但他们固执守做的状态比我们还要浓,他在加拿大,他的解决方案都特别简单,没有突出他是日本人,一看他就是日本人,而且很聪明,每个手稿有一个小笑脸和小叹号。年轻人朝气是我们的优势,胡主编说咱们是80后、90后,现在90后都上来了,毕业实习机会就在那儿摆着,知道自己的目标有动力去做就很好。
——张媛媛——
张媛媛·《纳境》
大家好,我是张媛媛,传统造物二班,作品名称叫纳境。
东方的造园方式主要以山水为主,这次毕业设计用的水的元素,欧洲的造园方式大多以雕塑、喷泉、植物为主。这是中国传统造景方法,这次用影景和引影的概念,我总结当代人生活向往他喜欢饮酒、饮茶、隐居。当代设计我总结三个方向,直接、抽象、意向,我自己更喜欢意向的设计,去设计一个诗意空间和禅意的空间。
下面对方案的解析,灵感的来源,屏风用影景概念,选择镜面材料,化镜为水,纳景其中。桌子用引景的概念,借小景引出大景。这是9月11月份草图绘制,11月到2方案推导,3月份屏风定稿,屏风组装是上下分开,茶几环绕式的水景,石材和下面部件分开,这是一个椭圆形圈椅,椭圆形的茶壶,它是中空的结构,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这是茶杯和茶盘的定稿。最后颜色搭配我选择黑色石头那一组,因为那个石材更坚硬更适合做桌面,这是CAD图纸的绘制,下面是制作过程,金属在北京做,石材在福建,紫砂在宜兴做的。屏风有纳景的功能,这是造景的茶几,这个是禅椅,这是整套家具。谢谢大家。
老师点评:
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研究院院长、副教授 温浩
温浩点评
温浩:我问你三个问题:第一,你的想法你觉得实现了吗?第二,所有制作过程中自己亲自参与进去制作有哪些部分?做出来价格成本是多少?
张媛媛:实现了。这些都是我自己设计,我盯着师傅去做的。生产成本3万左右。
温浩:你的想法到做法之间很重要,解决方案你选了大量的不锈钢管还是铜管。
张媛媛:不锈钢镀钛。为什么选择金属,屏风做影景的概念,镜面成像 纳景其中,桌子石材很重,石材现在是150斤,如果是用木制,木制椭圆形也不好做,这些都是圆管,金属有承重在里面,统一性都选择是金属。力学的角度选择金属。
温浩:我关注冯阳老师传统造物组,他从传统文化里面挖掘因素,转换成当代的设计,意思本身挺好的,想法本身都挺好的,做法上其实还有很多技巧,包括上一件透明也是冯阳老师带的,想法都没问题,做法还欠缺,概念上没有问题,做法上如果要去米兰,米兰第一个看的是做法,不看逆向法,做的到不到位,做的不到位想法再好没用,做法是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现在来看做法比较笨,就是不巧,没有看到巧劲,就是金属管弯曲焊接,弯曲焊接没有巧的做法。从想法上你是没有问题的,从中国传统提炼出灵、空、做法缺乏工艺的节点处理的亮点,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去米兰其实就是专业是基础,如果专业不过关到哪儿我们捉襟见肘,到哪儿一亮相别人看你的做法不行,做法不行就会出问题,做法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再深化。
第二个,用法和看法。喝茶的茶台凳子和茶台高度测量过。
第三个,你刚才表述包括拍照片,就是说法和讲法的问题,照片可以拍的棒一点。三件东西堆叠在一起表现你的产品,跟你前面画草图的概念就减分。我看你卢志荣产品表达,本身作品是有疏密,你拍照片是一团密,展示方式、构图、凳子与圆的关系、凳子与桌案之间关系、他们之间比例关系都要推敲,如果表述上能做得好,三个做到位去米兰没问题,要不你去了就是问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杨冬江
杨冬江点评
我说个人的看法,花这么大代价做一组家具作为自己毕业最后的献礼,对你和你的家人都要致敬,这是很不容易的。作为学生阶段确实应当有思想、有概念,尽量的去把它实现,现在已经好多了,我们上学那时候经常做家具都不敢让人动,一坐就塌了,你现在这个没问题,好很多了,现在好多艺术家做的椅子还是不能坐,一坐定就要倒了,你们路还很长,毕业阶段把你们思想和想法表达出来,我还挺喜欢你的作品的。
——何晓霖——
何晓霖·《行走在消逝中》
大家好,我是来自传统造物一班的何晓霖,我的作品名称叫行走在消逝中。指导老师是江帆老师以及刘文涛老师。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制作材料来源于百万庄小区。百万庄小区位于北京西边,是我们国家于上世纪50年代第一个自主设计的住宅小区,由建筑大师张开济先生设计。但由于以前主权单位的消失,已经流传了十几年要拆迁的消息。截止到今年夏天,紧挨着百万庄小区的百万庄北里,回迁房已经盖了一大半,但仍旧没有完成征收工作。
在前期调研的过程中,我从对家具单体的关注到对建筑群落的关注,那么对于百万庄这个建筑群落的关注点,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却又常常忽略的门窗作为主题元素。
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我遇到三类人群:第一类是拆迁队的工人,我用金钱交换了十几扇门窗。第二类是百万庄北里拆迁区域的钉子户,我通过40分钟的交谈交换了几扇木门。最后一类是百万庄小区的老住户,我通过两通电话、两次登门拜访、超过两小时以上的交谈、以及两块老年机电池交换了一扇完整的铁门和四扇窗户。那么在面对近乎相同的东西,不同身份角色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有的人把门窗随意从高处扔下,有的人希望它能发挥余热,有的人依依不舍的擦试了一遍又一遍。
在我的作品里,我把门窗切割重组,构成具有雕塑感的面貌,像记忆中的老屋,为逝去的事物稍作停留;重构的旅行箱,象征着生命中的无数次的离开和带走。在作品里所有物件抹去旧有的功能,作为一组“静物”存在,通过这些作品我想表达:这些门窗的过去已经被销毁,但它们的未来仍旧是一个迷,就像百万庄一样,推倒重来简单快捷,但在已经如此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能否停下来试一试去保护、珍惜。在产品设计里有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这三个范畴。我的作品属于反思层这个范畴,作品可以具有储藏功能,未必储藏具体的物质,而是储藏我们的情感和记忆。谢谢大家。
老师点评:
designboom设计邦主编 李占国
李占国点评
从同学们开始选题的时候到那么多的文稿设计、制作,我觉得都很好。我们designboom设计帮成立在米兰,希望把同学们优秀的作品在米兰和欧洲推荐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作品确实没看懂,前面那些家具都比较清楚,也能看到同学们对毕业设计所投入精力和物力不一样,这幅有点行为艺术。
大师工作营项目总监 李有为
李有为点评
我是很喜欢这个作品,有点像装置,更像艺术而不是产品,采用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很有出入口意义的门和窗,做成旅行箱跟时代相吻合。当时我第一天来的时候,就到草坪上看这个看了很久,今天拿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专门写了一句话,就是身处快速变化的时代内心深处的安全感隐隐作痛的那种感觉。
品那儿创始人 曹晓昕
曹晓昕点评
我想稍微唱一点反调,这个作品让我有点困惑。看到前面的同学的作品,诗和远方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太大了,他们在一些观念、哲学、审美和文化过多的关注,实际上在你喜欢诗和远方的同时,你必须学会苟且。
我说的苟且是你要学习怎么去造物,这里面有很多的规律,比如说像上一个同学你用铜管制作作品,包括再前一个作品研究明代文化,或者一个文学家如果他去找一个能够做铜管是不是也可以做成这样一组东西或者也差不多,所以你的价值在什么地方,是挺让人困惑的事情。我特别提倡做一个设计者一定要用手去思考,铜管、木头、竹子这些东西在你这儿,你又给你的设定目标让他做,是做、铸,还是一根扁担去挑的,怎么把材性用手和脑设计出来,满足你的设计目标。我在现场有点恍惚,我不知道是设计师现场答辩,还是一个文学家、哲学家的现场答辩。
《OBJEKT》杂志发起人&总编辑 Hans Fonk
Hans Fonk点评
你这个设计融入了不同的元素,你的想法非常的开放,就好像大家都在一个盒子里,但是你从盒子里跳出来了。你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也很大胆,不是单一去进行一方面的构思,你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我非常喜欢你的作品。
——王振——
王振·《阳光的颜色》
大家好,我是王振,产业化二班的一名学生。我做产品的出发点是时代发展中人们对空间的感性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我们广泛使用的木头和玻璃材料它们两个一起出现的时候怎么去适应空间中的感性需求。为了让这两个材质结合的更加的紧密和趣味性,我找到了阳光作为出发点来结合它们。
阳光对于这两种材料都非常重要,阳光照射木头,给树了生命,照射玻璃之后使其发生巨大的改变,给了玻璃灵魂。阳光下木头变得温暖,而且有自然的气息,在触觉和嗅觉给人一种感受。太阳照到玻璃上会发生色散,产生色彩斑斓的光斑,由此在人和建筑空间之间搭起对话的桥梁。
现实使用中所用的光是太阳光,而不是灯光,它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变化过程中时间会影响到空间中光影的效果。可以想象一下在某个时刻阳光从窗口照射在桌面上,空间和时间,光和色彩,玻璃和木头的对话,带给我们一些更加深刻和综合的感官的刺激。就像荒川尚也的一句话:自然的光线里无色透明的玻璃映照出四下的风景,时间在光的摇摆中度过,人心也在时间中荡漾。
老师点评:
木美创始人 陈大瑞
陈大瑞点评
我觉得好的设计首先是感动,当学生毕业的时候也挺难的,做这样那样的,下面点评都各种各样,我要是毕业生我觉得我很迷茫。
家具设计本身是多元化的设计,现在你的设计最起码是一种比较欢快的感觉,曹老师说诗和远方,我觉得诗和远方倒是挺好的东西,我们现在想找其实很难找,学校还是有这些东西在,在学校做的产品当时不觉得会好,未来十年回过头望恰恰是十年之后做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方向似的东西。像刚才的门板我自己就挺喜欢那个东西,为什么非要拿家具做,当艺术也可以。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毕设能不能过都不重要。我们可以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点,想做就去做。
广东省家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学顾问 李军
李军点评
谢谢主持人,咱们家具系从2009年创立到现在,今年是第四届的毕业生,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老师们不容易。应该这么说,孩子们的毕业创作(我不单指某一件作品)实际上里面倾注了我们老师从他们进校,然后四年时间让他们能够做到这儿,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更多的一点,我们对孩子们是有一些苛求的,希望他们的毕业作品能做出一些绚烂的,甚至更加具体功能化,从造型、色彩、美学,一直到结构美学、功能美学等等都能够达到相应的高度和标准,这个方面学生做不到。当然中央美术学院它的教学目标、教学体制有兴趣业余时间去了解,家具设计系学生出来以后,他们完成就学的过程,后边需要我们媒体和我们企业,和我们学校、老师、同学、共用商解决产的问题,用产解决研的问题,用研解决学的问题,政策导向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得到一些社会的宽容。
我有一点不太赞同,我们会找很多企业来,然后像在歌厅选秀一样选我们的孩子和作品,这个是不对的,这个角度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怎样实现更好的作品能力。学校不具备的能力,把社会的能力加入进来,从行业角度加入进来,然后和学校产生对孩子培养的提升,然后才能真正实现去米兰,它只是一个概念。
——彭楚女——
彭楚女·《一点茶事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趋势化一班的彭楚女,今天我想聊一点茶事儿,我喜欢喝茶,喜欢喝茶的原因是有助健康。小空间模式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我想要打破传统仪式感很强的饮茶方式,我的作品名字叫一点茶事儿,造型灵感来自于迷你吧和箱式提篮,也有现代感和传统美,把传统横向茶座操作面打破,把空间整合在竖强空间里面。
这个作品有三种使用方式,从第一个最上面提篮把的地方是一个灯,可以提供良好的光线,下面出水、烧水和排水功能与一体的操作面,这个操作面高度大概是一个人站着使用的高度1米。下面是一个抽屉形式的滤水层,再下面就是一个拓展的操作面,那个操作面60×40,如果操作面不够大可以用下面操作面,再往下满收纳的抽屉,抽屉的形式也是提篮的形式做成,可以提出来到户外饮茶,自然中享受饮茶的休闲和安静。
老师点评:
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研究院院长、副教授 温浩
温浩点评
想法不错,做法有问题,你可以做的更好。一定可以做出更更有设计含量的作品。跟前面几个人比,这个可用性更大一点,你从用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刚才我听到他们都在说设计是解决问题的,你是想解决问题,喝茶的问题,至少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更好。
我刚才就纳闷咱们央美毕业打分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我倒是挺好奇的,大家争议挺大的,大瑞说想怎么做怎么做别在乎,我只在乎一个东西,我们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最终落到结果,就是能不能进行商业转化,或者能不能落到用户手里,让用户用了产生价值,这个挺重要的。从这个想法上来说他是有价值的,但是在做法上还可以再推敲。刚才你说逃脱仪式感,但你这个就是仪式感的设计,就是还不够叛逆,你既然颠覆可以颠覆更厉害一点,做得更当代、更时尚。
这个产品可以推向市场化。各位同学我想问一下你们是否想读研,本科生家具学习很浅,所谓四年真正做家具设计就是三年级一年。家具是很有趣的一个行业,大家如果有野心在家具行业里面不是随便读一个本科就算了,努力读研更好,中国特别需要家具研究高层次的人才。本科生读完了有兴趣可以继续读研,把自己的家具研究得再专业化一些。
——代华颖——
代华颖 ·《孕》
大家好,我是趋势化二班的代华颖,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作品。我的作品起源于我对未来产品的思考,在智能化和科技化的同时,我也提倡了个人化的观点,就是治愈性和引导性。由此产生了我的毕业作品亲子桌。
一款可以提高儿童附着力的学习桌,我起名是孕。适合人群6岁以上学龄儿童和成人,根据现有科技类型确定科技手段。为什么我要起名孕,亲子桌在使用中能够有成长。自制力差可能会伴随着大部分儿童的成长,若不及时改正,将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家长们常常以为强烈的叮嘱和频繁的监督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其实不然,这种被动的形式会让孩子反其道而行,倘若一种不经意,主动的形式来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其效果会事半功倍。
当孩子手脱离桌面时,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所设计的数值改变,对面的灯会灭,所以,孩子会在家里监督下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克制自己,尽量不乱动。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制力定力自然就会提高。不用家长犀利的延伸和言语的责怪,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就是我设计的亲子桌。
老师评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杨冬江
杨冬江点评
还是从概念出发的,做设计的时候对设计师来讲,希望在作品里面赋予它更多的含义,很多设计师希望能有一些哲学的思想在里面。
作品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传统哲学讲心和物的关系,中国人心是物之源,物是心之境,有了好的概念,怎么让使用者接受你的观点,或者使用过程中理解你的观念实际上很重要,这需要比较强的专业基础配合你的设计去实现。
我总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讲不用着急,刚才温老师都说了,你们真正进入专业两三年的时间,路还很长,可以继续走下去,关键要专著于这件事情,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李欣桐——
李欣桐·《正负》
各位老师好,我是产品趋势化二班李欣桐,做品名称《正负》。
我的作品类型为实用型墙体装饰产品。居室有顶地与四壁,因为视角的关系墙面成为视觉的重点,在人类生活越发丰富的当代,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墙面利用与美观。根据我前期的调研发现,现今室内墙面利用率普遍比较低,大多数壁纸、相框和壁画装饰性产品。随着生活的需要,作为节约空间有效方式,收纳架在家里比较常见,而这些产品大部分功能比较单一,只是一个普通的架子,实用性和美观性不可兼得。所以,将单一的墙体产品丰富化,将实用性注入墙体装饰中,既达到利用墙面节约空间的功能,又起到装饰墙面的作用是这是我这次毕设思考的方向。
我用相同的元素排列让它的变得规律,相邻两个模块中间设立一个公共的模块,当这个模块全部合起呈现的是储物外观,当模块翻转另外一面呈现整体是实用外观,同时也可以里面隐藏功能,现在家中经常会出现在墙面软木墙、镜子和钟表元素加入产品中,让它成为一个产品的集合。这样设计的目的注入趣味性,让它有更多多变的可能。
老师点评:
冯劢点评
我今天没有感觉自己有任务发言,我简单点评一下。产品实物我看到了,你做的这个PPT有一点没说清楚,翻转用静态箭头表述翻转之后的性质或者功能的变化。在实物过程里面用强力磁铁稳固位置,因为轴是斜的,依靠重力磁铁吸附力不够,有一些操作的欠缺会自己掉下来,这方面在日后真的让它转化为真正的产品,这些小细节要进一步的修正。
至于这些小的隔断实用收纳功能,需要在后面有更精准面对人群授众具体操作和分析,比如隔断的大小、斜向适合放什么样的物品或者收纳功能,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有指向性的研究,现在看到是形式化的解读,可能在下一步更深化、更细化、有指向性的过程里面让你的产品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樊忠浩——
樊忠浩·《澄思》
大家好,我叫樊忠浩,我的产品名称叫做澄思。产品初衷是要把“独乐乐”和“众乐乐”两个对立的主题在一个家具上实现。独处自省需要沉静,所以产品用大量的平行竹条整齐排列,加上竹条本身的自然纹理走向,让人使用时不由沉静下来。
第二,自省有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只能满足坐这个功能的话,人体工程学坐40分钟以上对人就会有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兼备躺这个功能,因此我的产品可以组合为榻。第三,也需要一个半私密的空间,让人使用时感到更加安全舒适。但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所以当聚会共享时,产品可以分开作为三把椅子。
这是产品细节的推演过程,包括扶手部分、靠背部分、高背椅和禅椅底部的支撑结构等方面,由左到右不断改进的细节推演。在制作流程方面先是模型制作,根据模型的细节修整,最后配合工厂去完成整个产品的制作。我的产品最后是上大漆的,最后是一个大漆的效果流程。
这是最终的成品展示,以及部分功能使用的照片,这张图是我在现场的展览照片,最后感谢石大宇老师、高扬老师和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特别感谢石老师传授与我竹工艺技法,并提供竹料与制作工厂。整个过程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老师点评:
品那儿创始人 曹晓昕
曹晓昕点评
他是最后一个陈述,让我觉得真是挺棒的,可能也许是最棒的一个作品。
还是直视问题本身,这是一个组合拆借,可能是时间原因,里头的制作工艺等等还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自己亲自去做的。我们在大学学点什么真的很重要,在我看来真的要学出的真正技能,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大学的条件有限,至少我们能够学到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对待问题,怎么提出解决方案,你是处于不断研究、不断强化自己思想并且向前跑的过程,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当你走到未来真正的实际工作的岗位上或者实际社会中,问题都是无条件扑面而来的,真正好的设计师能够脱颖而出。诗和远方可以放在后面,真的踏实下来研究一些东西我觉得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