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科之争的终极价值:一家公司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围绕万科控制权进行的争夺仍未定局。由于华润、宝能均对万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持反对意见之后,这一方案的前景被蒙上厚重阴影。根据此前董事会通过的方案,深圳地铁将进入万科并成为大股东。博弈还在继续。最终结果取决于他们手中的筹码,以及对各自利益的看待和权衡。
无论结果如何,这是一场基于市场透明规则下的公司控制权竞争。这是资本时代必然出现的一幕。万科之争以我们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将这种不同以往的竞争可能出现的场景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这是一场被围观的竞争,明面上对于规则的运用,基于规则的合理争议,以及规则之外的私下沟通博弈——这场大戏内涵之丰富精彩,超过许多臆想的商业大片。中国证券市场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剧情狗血的斗争,无视股东权益、践踏公司治理原则的任性之举,过去并不鲜见,今后也仍有可能出现。虽有如此种种,万科之争还是给出了类似教科书的生动案例。不管万科之争结果如何,我们都期望这是一场商业规则和文明的胜利。
我们注意到,无论秉持怎样的立场,竞争各方都高举股东权益和公司利益。无论是董事会投票或者未来的股东大会,目前参与各方所表达的声音,都表明他们愿意将股东利益放在更高的层面,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赞成或者反对,他们都表示希望最终的选择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我们认为这是值得肯定的。尽管这些表述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说辞,只是为了掩饰其暗藏的个体利益。
不管怎样,这场争夺实际上也引出了一个并不新鲜的问题:公司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就法律意义而言,公司的目标毫无疑问是创造财富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很多时候大股东和中小股东诉求往往各不相同,即使股东诉求大致相同,一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可能出现损及利益相关者的情形。所以过去几十年中,也不断有这样的实践,以为公司必须考虑客户、供应商、员工和所处环境的利益,这即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初衷。现在很多研究者更愿意相信,一家公司一经诞生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如何保证这家公司实体创造更多的财富,以至于实现基业长青,价值很可能超越了股东短期利益乃至利益相关者的考量。换言之,只有万科作为一家公司的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股东利益的保障才有可能。
从这个角度推演万科之争,大概也会发现,当我们过多地将焦点集中于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时候,必然会忽视对于这家公司本身的关注。从过去十多年万科的发展来看,介入宽松的国资股东和相对规范、稳健进取的管理层之间的配合,为公司营造了上佳的经营环境。由此,开明的国资大股东换回了丰厚的经济回报,管理层充分发挥了市场经营的效率,树立了高效规范和透明的职业经理典范。不仅万科成为一家受尊敬的中国企业,其20余年的实践在中国公司进化史上也是相当宝贵的财富。
这些年来,民间和金融资本的日益强大和多元,产业与资本之间的互动模式更迭丰富,万科作为房企大哥的资产品相和发展潜能受到更多关注。同时,大股东自身的动荡,持股甚少的管理层多年固化,让相对松散的公司治理也露出软肋。所以万科独董华生认为,在这场万科之争中,股东和管理者、股东和股东之间沟通不畅,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明,中小股东利益未得到充分尊重和考虑。
既然如此,或许当下正是一个重新审视、优化这家企业内部治理的时机了。但无论参与其中的竞争者新与旧,基于“为万科好”这样一个共识,在任何决策中都应当自觉匹配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从长远而非投机,从大局而非局部,从共赢而非私利,寻求利益博弈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形成一个多赢、持续的治理机制。果能如此,当是万科这家公司之福,是万科股东之所求,也将为中国公司的控制权竞争和公司治理的优化树立新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