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匠美学打造粗暴国菜)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田 野】缺少法兰西餐桌上鹅肝配红酒的优雅矜持,没有亚平宁半岛里米列斯特通心粉和薄饼比萨的典雅高贵,也少了几分在伊比利亚半岛边嚼火腿边吃海鲜饭的野性浪漫,谈到德意志的美食,严肃刻板的德国人总是和肘子、香肠、啤酒等简单粗暴的饮食联系到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才是“打开德餐的正确方式”。严谨深邃的德国人将工匠美学在德餐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简单粗暴的肘子和香肠让人垂涎欲滴。
德国猪肘有南北两派
德国的国菜当属德国猪肘子。在粗犷豪放的德意志土地上,一边大口喝着啤酒,一边嚼着香喷喷的猪肘子,就是德国味道了。正如中国南北方的咸、甜粽子之争,德国猪肘子也分成南北两派。除了叫法不同,做法也有本质的区别。以柏林为代表的北派肘子是炖得透烂,肉呈粉红色,入口即化、香浓多汁,近似于我国有名的“东坡肘子”。南部巴伐利亚地区则是用烧烤的方式烹制猪肘,外皮金不健康的东西,外酥里嫩。
人们普遍认为,南德的巴伐利亚烤猪肘更具盛名,是德国啤酒馆的必备菜肴之一。据统计,每年仅在慕尼黑啤酒节上就会吃掉近7万个烤猪肘。一个烤猪肘,配上两个土豆丸子,浇上肉汁或啤酒酱汁,一道传统地道的巴伐利亚猪肘子就隆重登场了,现在在北京就有许多美味的啤酒坊,里面有巨大的烤猪肘,菜量颇丰,甚至可以三人分食。当然,在巴伐利亚的酒馆里,你经常可以见到一位女性独自吃下一块巨大的烤猪肘。
在笔者生活的柏林,“北派”猪肘的烹饪方式与中国十分类似——将肘子在盐水中腌制一夜,入味,再用蔬菜高汤煮到肘子软烂。柏林最出名的炖肘子是尼古拉小区一家餐馆的肘子,中午你可以花10欧左右的价格买到一份美味的肘子套餐,炖好的猪肘子搭配着酸菜和土豆泥一起享用,有些近似中国北方结婚喜宴时的炖肘子味道,不仅让人觉得“夜来幽梦忽还乡(香)”,还在美食中忘却了离乡之苦。
1年吃掉7000万根咖喱香肠
就像代表宫廷的北京烤鸭和象征民间的宫保鸡丁一直在争中国 “国菜”是谁,德国香肠也一直在和肘子较量谁更有德国特色。德国以“香肠共和国”著称,在德意志的土地上竟然有超过1500种德国香肠。
种类繁多的德国香肠,原料从猪肉、牛肉到蔬菜甚至动物内脏都有,也会搭配不同的香料。因为各个地方独特的风味,大部分的德国香肠都是以地区或者城市来命名的。德国大街小巷的肉店和超市里整根的、成串的、切片的香肠琳琅满目。饭馆的菜单上,香肠也占着绝对优势。肠条沙拉、农家香肠、巴伐利亚白香肠、法兰克福小香肠、血肠、纽伦堡香肠、肝肠等等,数不胜数,滋味也各不相同。
在柏林,诞生了脍炙人口的著名小吃咖喱香肠。据统计,德国每年有8亿人次食用咖喱香肠,仅柏林一年就要吃掉7000万根咖喱香肠。咖喱香肠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用煎或者烤好的香肠切成小块,浇上番茄酱、咖喱粉和其他香料混合的酱汁,再配上薯条或者面包,就成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街头食品或者早餐。焦黄金灿的香肠从中咬开,外酥里嫩,肉味四溢,唇齿留香,咖喱粉的辛辣和番茄酱的酸甜伴着肥美的嫩肉,如冬日暖阳般轻抚着食者。热气腾腾的香肠和香味浓郁的酱汁完美组合,被番茄酱包裹着的婀娜美丽的香肠,正如“一枝红艳露凝香”,这种视觉和味觉的双重冲击让人终生难忘。
最推崇的绿色蔬菜是芦笋
除了上述肉食,德国人最为推崇的绿色蔬菜是芦笋,在德国芦笋娇贵得很,笔者就曾经在超市没看清价码的情况下以买两只肘子的天价买了200克芦笋。但价格丝毫没有阻挡德国人对“蔬菜之王”芦笋的热爱,尤其喜爱有“白色黄金”美誉的白芦笋,德国旅游公司甚至还专门开设两条芦笋游览线路,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时不忘宣扬芦笋文化。
过去在国内见到的芦笋是绿色的,到德国才知道还有白色芦笋。颜色的不同其实是种植方法不同导致的,绿色的长在地面上,见得到阳光,白色的则是埋在土里长成的。所以,绿色芦笋清香味十足,而白色芦笋的味道则更细腻。
白芦笋的魅力不仅在于它鲜美清新的味道和丝滑的口感,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白芦笋每年的收获期只有两个月,也就是每年的4月到6月。在这两个月中,芦笋季拉开序幕,德国很多地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期间将会有庆典、美食节及售卖亭。
由于芦笋卡路里很低,所以能佐以脂肪含量较高的荷兰酱来食用,这也是德国人最喜欢的一道芦笋料理。此外,肉类里火腿配芦笋最好,生熟均可,切成薄片,或装点在旁边,或用火腿包住几根芦笋,好吃又好看。食客们在吃腻了肘子、香肠、烤肉之后,尝尝清香、亭亭净植的芦笋,品味“人间有味是清欢”中蕴涵的哲理,实乃人生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