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网上的问答系统付费内容越来越多了?

2019-03-22 10:20发布

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产生了产物,从人们会砖木取火获得了熟食到农耕时代产生了作物,再到蒸汽时代使机械化的普及使工业浪潮进程加快,产生了更多不止于满足食物需求的产物。再到电气发展带动信息化的发展,再到现在的互联网浪潮。每一次的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产生更深层次满足人民需求的东西,从食物满足到服饰到衣物到汽车到知识,符合马斯诺需求理论,从基本需求到物质需求再到精神是一条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到现在互联网会大家获取信息产生了便利,重新定义了有关距离的概念,人们更快速的接触各种信息,要想了解某一领域除了自己查之外更可以转向由领域专家的一场live来解决。而需求催生供给,再加上其中各种流量变现的模式,产生了各种自媒体以及知识付费,当然现在内容上良莠不齐。现在这种分享类似于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的分享,你的内容越多,推崇你的就越多。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下什么叫做知识付费,按照目前的互联网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诸如付费订阅,知识问答付费,以及在线知识原创内容的打赏,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知识付费。根据美国市场网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知识付费规模去到了73亿美元,2018年这一市场规模,肯定会呈现大几倍的增长的。

image.png

其次,我们来分析下知识付费相对于网民,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过是逻辑思维,还是混沌大学,还是知乎,头条问答这些,我们稍微总结下就会发现。知识付费平台的崛起是在一个有专业背书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以及学习效率,从而使得受众有一定的价值提升。

最后,我们来说说知识付费在接下来会不会火,或者2019年会不会持续升温。我认为是会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现在面临着高速发展环境下的专业人员技能严重缺失的问题,而且这几年经济环境一般,企业效益普遍不行,金融房市股市也起伏很大。这环境下,大众的焦虑心理会加剧,在焦虑情况下,人们会想办法去解决办法,提升自己,而现在的使用习惯都是在网络,而网络刚好是现在知识付费入口的最佳形式,所以,我觉得知识付费会持续的火爆。

首先声明,对于这件事情,我不评价谁对谁错。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朋友圈的几位媒体总编几乎集体沉默了,后来我想通了,因为除了少数的几家,市面上几乎所有商业网站都存在洗稿的行为,屁股决定脑袋,所以他们当然不说话。还有几位记者情绪很激动,他们自己可能也是洗稿的受害者,但可能同样不知道自己的网站也干这种事。很多人对后方编辑的工作不了解,我在门户工作过,所以我懂商业网站的洗稿套路,这也是非常常见而紧迫的事情。一旦出了什么爆炸性新闻,即使是独家非版权合作媒体,也要冒着事后被告侵权的风险,想尽办法把核心事件提炼出来第一时间发出去。不然,主编或者更高的领导就要追责你盯稿不力。这是一个很让人抓狂的问题,也并非是编辑本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多说。而且这个东西跟本文无关,这种低端洗稿毫无技术含量,仅仅只是商业网站的灰色地带而已。

我也无意讨论商业网站洗稿的话题,就说一下内容付费,尤其是新闻内容付费商业模式让人困惑的地方。当然,这其中的很多观点也并非我提出来的,仅供探讨此商业模式。

第一个关键点是付费壁垒和传播之间的矛盾。有传媒出版行业的前辈说,传媒的价值在于信息的传播,付费墙建立起来后,即使被洗稿了,如果作者不说,很难有人会发现。付费阻碍传播,而传播是新闻的使命之一,这是一个跑不通的商业模式。一个好的内容,被人看完后传给更多的人,逐渐扩大影响,更多人看到了,价值就高了,这是完美的正反馈体系;而付费壁垒看起来是收钱了,但却在传播的环节被自我消灭了。而付费作者的愤怒更多是不甘,自己写的稿子未能达到应该有的影响力,被付费壁垒阻挡后,十万加被别人“拿走”。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商业逻辑,能跑多远?

第二个关键点是内容行业的发展趋势,标准化付费内容的商业逻辑并不符合历史潮流。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在2016年撰写的《共享单车行业会出现下一个独角兽企业吗?》,我在该文提出: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讲,共享单车显然有种商业模式倒退的意思。自行车早在清末就传入中国,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疲态尽显了,现在骑车的大部分是骑行运动爱好者,随着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的逐渐普及,大家都在追求更方便更贵的交通工具,城市的家庭也从“家家都有自行车”到“家家都有摩托车”,再到现在“家家都有轿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其实是已经濒临淘汰的交通工具。

即使是在共享单车使用频率很高的大学校园,其替代工具也很多,花一块钱骑车还是花一块钱坐校内的电瓶车?并且,自行车的门槛是很低的,因为自行车和轿车比起来真的很便宜,在资源的稀缺性上来说,网约车不知道比共享单车高到哪里去了。便宜的自行车只要100块左右,稍微贵点的要好几千(捷安特美利达之类的),而且不需要驾照和牌照,门槛是很低的,不管是学生还是白领,买辆自行车总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容易被偷且停放不易也是问题,比如需要坐地铁到西二旗再骑车去百度科技园,难道还要把自行车扛到地铁上吗?所以共享单车也算是对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

但轿车就不一样,它门槛高,尤其是在北京,刚毕业的小白领靠自己买车(和车位)还是需要攒点钱下点决心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也很高。更何况你摇到号的几率比在《阴阳师》中抽到SSR式神的几率还低得多。几万十几万的轿车,带有京牌的,自己买不起,现在只需要花几十块就可以叫到(城市的小白领大多是用得起的),还不用你劳神费力自己蹬,夏天有冷气冬天有热风,又快又舒服,这怎么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消费在升级,人们总是越来越倾向于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总的趋势来看,自行车的市场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小的。所以,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刚需吗?会不会把市场越做越小到最后仅瞄准高校市场(因为学生党没钱)?未来还有各种平衡车滑板车等各式各样的电动代步工具,最传统的自行车的空间还有多大?

内容付费领域同样面临消费升级的问题,这种消费升级并不是传统的以钱换便捷的消费升级(比如从动车到高铁,从高铁到飞机),而是传播工具和传播形态的消费升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以前很喜欢看杂志,每月必买《电脑爱好者》《读者》《意林》,那时候移动网络很慢,智能机还没大批量生产,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纸质媒介去获取信息,而发行方就赚发行费和广告费。而现在随着信息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不对称越来越少,所以发行和广告的形式也在变化——发行从纸质转移到新媒体,广告从报纸版面转移到微信贴面广告等等……所以我看现在的互联网付费新闻内容,颇有当年看共享单车的感觉——都是把古旧的东西搬出来包装上互联网的外衣,看似是创新,其实仍然是上一个时代的东西。

马车在汽车被发明出来之前是绝对的主流,那之前你问大家想要什么,都会告诉你,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柯达胶卷到死都在认真做胶卷,质量可靠,只是时代不需要它了。

一个越来越萎缩的市场,怎么可能越做越好呢?做任何产品,首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新闻内容付费往往像伪需求: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免费新闻媒体(还不算更大数量级的自媒体),你如何保证自己的内容都是独家并且足够吸引人?

我一直认为,标准化付费内容由于不提供任何增值服务,是低价值的,也许只有头部强IP能跑通这个商业模式,也就是说,你的粉丝要足够铁,且足够多。普通的付费模式,要么是贩卖焦虑收割粉丝,要么是能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或者其他重运营模式)。知乎live曾经火过一段时间,我也听了不下10次(当然好几场都是别人送的),但听完之后感觉意义不大,因为比起大课堂,我更喜欢一对一交流、答疑解惑。为什么家教、私教要比学校贵?因为能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能评估你的状态并针对你定制服务。定制,才是付费的门槛。

卖方分析师的报告也是一个道理,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报告都是免费的,曾经有个报告收费的分析师撰写报告只对外公布了摘要,有买方想要来看下,被告知需要付钱购买。买方直接走了,说市面上的报告这么多,并不差这一份。比如CPI出来了,你至少能很快找到十几家解读,付费解读早被淹没人海。而买方想就报告里面的问题与卖方分析师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比如约路演(对卖方来说就是服务客户),可能就需要签约,给卖方打分仓派点等。在以前,也有用新财富票换服务的,这个模式我在以前写过。

说了这么多,如果想要跑通付费的商业模式,最起码是需要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的。不然,你生产的标准化的东西也很容易被复制粘贴得到处都是。

第三个关键点是新闻媒体的使命。窃以为,新闻媒体的意义在更多人知道真相,而不是垄断报道权,拿公共空间的报道来收费可能也欠妥。曾经有一家媒体专访了一位在职的大员,然后出了一篇收费的文章,我觉得这种做法确实不妥。官员有义务向市场传递官方的信号,现在变成了收费才能查看公共领域的信息,相当于是变相利用官员来推广内容付费?还有采访重要官员而不允许别的媒体转载的,也非常不妥,政府机构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个不能拿来收钱。

但谈到钱,这个就触及到灵魂了,免费的10W+之所以会让付费新闻媒体紧张,还是因为触及到了根本的利益。媒体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如果说之前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态度是一种嘲讽、观望的态度,那么近年来面对自己领域不断被蚕食和读者的流失,传统媒体落入从收入的下降到影响力的下降的“债务-螺旋陷阱”中,现在演变到和自媒体互砸饭碗,令人叹息。

再强调一次,我只观察内容付费的未来趋势,并不对某些具体事件做价值判断,我没有判断是不是洗稿行为,更没认同洗稿是对的。我尊重真正做新闻的机构,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自媒体。本文主要讨论内容付费,以及由内容付费联想到的一些消费场景,本文所提到的媒体和个人并不针对任何机构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