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获得者: 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组图))
获得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
2016年4月8日,应佚伦参加上海科技周活动。
6月18日下午,获得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走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与诸多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她说,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成绩并不冒尖,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之一。在她看来,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以及家人支持与名师提携,是像她这样“不冒尖”的普通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
初高中对生物、化学实验有特别兴趣
今年3月25日,29岁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应佚伦在法国巴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她也是该奖项的首位国内得主。
2005年,应佚伦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后免试直升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14年1月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通道单分子分析及纳米光谱电化学,涉及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工作。
听了她的简历,很多人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位“超级女学霸”的形象。不过在6月18日举行的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这位透着浓郁书卷气又不失青春可爱的姑娘在“我的求学经历与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发言中,坦然告诉在场的校长、专家,自己从小到大都非学霸,而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她说,她与来自其他国家的14位当年度“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谈及“初高中教育对人生走向的最大影响”时发现,尽管大家来自不同国度、背景,但是她们一致认为,是学生时代志趣发掘与呵护奠定了自己未来对于科学事业的选择。
童年时,应佚伦也曾自发上过钢琴班、奥数、绘画和计算机课,但都兴之所至又“半途而废”,不过父母对此均不强求。同样,父母也未给她报过任何补习班,对她的成绩也无强制要求。应佚伦的父母均从事绘画工作,但他们同样在绘画上也并未对她有所特别要求或制定远大目标,如今应佚伦对于绘画也仅限于临摹还不错。
在应佚伦的父母看来,帮助孩子发现真正的兴趣远比继承衣钵和考级拿奖重要,这让应佚伦到现在都很感动。
应佚伦初中就读于一所普通中学——娄山中学,当时她就对生物、地理等“理科副科”掌握得特别迅速,也显示出特别的兴趣。“初一,当长宁区少科站生物兴趣小组来校招收学员,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从初一到初三,在那个兴趣班上,我实实在在动手做了许多有意思的生物实验,例如昆虫标本制作,小动物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标本制作、植物组织培养等等。”应佚伦说,“这些动手做的生物实验让我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感,并能刺激我去思考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现在回想起来,应佚伦非常感谢她的父母,当时一直支持她去参加这些“非主流”、又不能考证加分的活动,“我记得,他们为了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利用太空辐射获得具有超高捕蚊效率的猪笼草,几乎跑遍上海全部的花鸟市场寻找猪笼草。如果没有那么包容与理解的父母,我想我也不可能踏上科研的道路。”
应佚伦说,娄山中学严谨的校风也培养了她良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如何做笔记、如何自学、如何详细规划每一天的任务。从小形成的学习方法,使得她能快速投入到每一项科研工作中去。
初高中接触化学后,应佚伦就发现自己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化学成绩基本能保持在班级前三甲。高中应佚伦考入市三女中,由于该校建有完备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可自由出入使用,更是成为她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乐园”。
“我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植物组织切片,亲手操作了多个实验,这让我不仅记住了概念公式,也通过实践还理解了其中缘由,大大增加了我对化学与生物的兴趣。”应佚伦说,“市三宽松与自由的学习环境赋予我更多的空间,在课余生活中主动学习各种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拓宽眼界,也使我更加确定了对化学的喜爱。”
不“随大流”选择大学与专业
应佚伦说,她至今都能背出市三的校训: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市三把‘独立’放在校训首位,我觉得对‘独立’个性的培养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独立’判断能力,我可能也会‘随大流’地选择大学与专业,而不是毅然选择以化学化工为特色的华东理工大学。”
应佚伦认为,“独立”这一点或使得她比同龄人更早看清自己的特点,从而坚定自己的选择,踏踏实实、专注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
应佚伦说,市三“独立”个性的培养潜移默化地使她拥有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初高中教育是兴趣的启蒙,是塑造个性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需要营造适合学生的资源环境,提供成长建议。这样的介入又不能太多太限制,堵塞学生个人探索与独立选择通道。”
大学阶段,则是应佚伦自我认识、自我提升阶段。“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通过学习基础及专业课程,将初高中阶段启蒙的兴趣,逐渐转变为专业,从而确定自己的事业目标,抓住先机,提前进入新状态。”应佚伦说。
华东理工设有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课程,鼓励独立承担小课题的机制,这种提前接触,就像是一块关乎未来与专业选择的“敲门砖”,对她明确自己想从事的目标有很大的助益,“通过这些实验和课程,我发现分析化学是我喜欢的,因为它能够去研究一些分析化学的手段,认识研究生物和化学的本质,在大三我明确了细分专业的一个目标,我想要读分析化学。”
“大三时我所在的学院允许学生提前选导师,我在那时遇见了我的博士导师龙亿涛教授,那一年他正好归国工作,带回了多年海外研究经验和最前沿实验动态。我从大三开始,在龙老师的指导下,从熟悉实验室开始,搭建检测仪器平台,开发数据分析软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单分子分析研究。”应佚伦说。
“我想科研的本质对人才的要求就是独立、热情与勤奋。而这几点恰恰也是初高中以及大学教育所带给我的,也是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感悟。”应佚伦说,“对于我这样的不冒尖的普通学生,我想我们需要的是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家人支持与名师提携。”
教育专家为“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点赞
对于应佚伦的发言,参与论坛的上海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非常赞同,他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填报志愿是盲目、跟风的,导致的结果是相对失业或者无法创新的,我理解的创新根本点在于干一行,爱一行,干到极致就是创新人才迸发的前提。”
杨振峰说:“应佚伦博士说过,她在中学里不是尖子生,但是我们往往一路选拔上来,把好学生贴上标签,实际上过早的贴标签不是成就人,而是捧杀人,这是基于传统文化背后的,把学生的个性、文明扼杀的过程。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生命科学地位并不高,但是对接物理、化学发展过程当中,生命科学确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给孩子贴上标签,他们很可能被扼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也在发言中支持应佚伦的“兴趣驱动”观点。他认为,创新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没有人阻止他,干预他。其次是要有兴趣,并且能长期坚持,“没有兴趣,不是很喜欢这件事情,要想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创造性是难以想象的。”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还需要跨学科,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所有的奖项都在学科的交叉当中产生。
分管教育的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也认为,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贡献,其实就是让教育更多样化。作为政府部门,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下移重心,激活基层学校活力。他认为,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学生要用不一样的方式评价,应当“允许学校、教师犯错,甚至也要允许落后”,同时进行目标成果管理,并“让学校自己评价,然后再公开”。